close

  李竹潤先生為自己的學術研究不嚴謹道歉,但他所要還原的不是一篇新聞的真假,還有歷史的真假;反思的恐怕也不止於“新聞客觀真實”的學術範疇,還有對新聞人獨立人格的拷問。
  這兩天,一位七旬老人在微博上公開“承認錯誤、道歉”的新聞,打濕了人們的心。李竹潤,新華社前高級編輯、北外新聞學院特聘教授,1月4日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:“我把‘西點軍校學員學雷鋒’的謊言引進中國,是我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之一。”
  據李竹潤先生介紹:1981年愚人節某外電播發“消息”,西點軍校學院學雷鋒,高唱“學習雷鋒好榜樣”。他不假思索,便把它寫進文章。直到1997年在《讀書》雜誌上看到揭露謊言的文章,他才知道自己上了當。儘管自1997年之後,他在授課時經常現身說法,新聞要真實,要學生引以為戒,但仍正式發博文道歉,“算是放下了一塊心病”。
  為什麼說是“放下了一塊心病”?因為,他意識到自己年輕時的學術不嚴謹造成了巨大的歷史誤讀。
  當初,李竹潤先生參與編輯的教材中引用了這則“愚人節”新聞,是被該消息新奇的新聞導語所吸引。關註寫作技巧而非其他,這也是他在後來向美國專家求證得到否定回答後,依然沒有深究“西點軍校學雷鋒”這則消息真假的原因。“我當時用這個例子並不是出於愛國或者其他政治目的。”
  遺憾的是,這則消息被廣為傳播恰恰因為它所折射出的、迎合時代的政治意味。直到2012年,還有媒體報道了有機構專程去西點軍校尋找雷鋒肖像的新聞,發現西點軍校學漢語是真,雷鋒被編寫進了漢語教材課本。但顯然,這並沒有滿足求證者的心理,他們需要的是“西點軍校學習雷鋒精神”的事實。
  李竹潤先生為自己的學術研究不嚴謹道歉,但他所要還原的不是一篇新聞的真假,還有歷史的真假;反思的恐怕也不止於“新聞客觀真實”的學術範疇,還有對新聞人獨立人格的拷問。糾正歷史的誤讀需要勇氣。有人就在李竹潤先生博文後憤憤跟帖:“被愚弄了很多年。”追求新聞獨立人格同樣需要勇氣,因為,它需要你站於時代浪尖上“獨立瞭望”。
  感謝李竹潤先生的公開道歉,他惴惴不安於自己的錯誤近20年,併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課堂教學範圍內,試圖消除由此而帶來的負面影響。今天,這位老記者在網絡上的公開道歉,是給所有人,尤其是新聞記者再上一堂公開課——歷史的真實無法逾越,無論我們怎樣記錄,最終有一天,歷史會以各種方式還原到它的本來面目。
  此刻,燈下夜讀李竹潤先生的道歉,以及其近20年來堅持不懈的自我修訂,閱讀李竹潤先生道歉博文引發的各種評論,五味雜陳。
  本報特約評論員李薌  (原標題:李竹潤的勇氣是時代財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i63qifdq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